211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更何况不管是立嫡还是立长,那也轮不到她海兰珠的儿子吧?

可是皇太极这个老狗现在的作法,明显就是有意立海兰珠之子为储。

如此一来,自己之前拉拢分化多尔衮和代善他们的关系,到最后竟然是替海兰珠生下来的孽种做了嫁衣?

布木布泰很不高兴,暗自咬牙切齿一番之后,决定给海兰珠送些被身子的东西。

布木布泰很不高兴,大明的崇祯皇帝也很不高兴。

崇祯六年的正月,原本京师下了场大雪,都他娘的赶上雪灾辣么严重了,可是开春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一滴的雨。

不光京师,连江西那边也是一样,死活就是不下雨。

这时候想要搞什么南水北调工程,纯属于扯蛋——就算是人力和技术要求都满足的情况下,南方的水量也达不到要求!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颇有些先见之明的要求把正月里的雪都化成水然后储存起来,整个京师及附近,在崇祯六年就别想有一粒粮食的收获。

然而就是在这么大旱的情况下,大明的官员们依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该贪的还是贪,该伸手的还是伸手。

至于百姓的死活,显然不在这些官老爷们的考虑之中。

被这些个混账东西们弄的有些精疲力尽的崇祯皇帝暴怒之下,干脆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

司礼监太监张其监、郝纯仁、高养性、韩汝贵、魏伯绶这五条名声不显的疯狗被崇祯皇帝解开了链子放了出去。

一起放出去的,还有锦衣卫的缇骑。

京城及左近,江西,陕西,山西,淮扬,凡是遭了灾的地方,每人负责一个,与当地的提督或者巡抚一起开仓放粮,太监们监督,锦衣卫暗访。

不幸中的万幸,这些地方再怎么着也没有闹出民变这种乱子来,但是官场上的一场地震就免不了了。

从县令到御史最后到巡抚一级,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一场牵连下来足足有六十七个,再算上三族足足七八百人之多。

统统被就地处决,一点儿的废话都没有,直接全给砍光了。

对于崇祯皇帝一次性砍上这么多的人头,朝中的大佬们表示这很正常,这完全就是崇祯皇帝的作风,用不着大惊小怪的,只要好好的办事儿,轮不到自己头上。

虽然说自己也贪了那么一点儿。

砍完了人之后,崇祯皇帝又一拍脑袋,觉得这些个混账东西都是管的轻,上下勾连的破事儿肯定不少,尤其是一开始当官的时候,就有很多东西开始研究些歪门邪道了。

然后崇祯皇帝就告诉吏部,这事儿得注意:“朕惟祖宗朝求才用人,原不徒凭文艺,尽拘资格;惟在敦尚行谊、选建贤能,以佐治理。

故童子必入小学,遇试先核德行;自入学以及释褐,必有实德,方许登用。异日败行,考官并坐。

至于四海之大,岂无潜修硕德、积学弘才、清直刚方,实堪大用者乎!更宜简拔一、二,以示风劝。

若科道,不必专出考选;馆员,须应先历推知:并当廷议,垂为法守。”

别的基本上可以忽略,最主要的意思基本上就是:谁的人谁负责。

你们不是讲究什么座师么?不是喜欢玩什么师徒同窗么?

没问题,朕也不强制你们改掉这一套臭毛病,甚至于朕还赞成你们玩师徒情谊——谁的学生犯了事儿,考官座师同罪!

让你们这些个混账东西继续讲座师情谊!朕倒要看看,你们有多少个脑袋够这个情谊砍的。

工科给事中孙晋觉得前边几年又是山西又是陕西的,光研究这两个地方的河道桥梁了,连两条铁路都修的那么稳定,现在也应该想想别的地方了。

然后孙晋就告诉崇祯皇帝:“徐、邳而下至安山,无岁不决,无决不害;而最剧者,莫如苏嘴、建义等处。宜亟讲求疏塞之方,此天下兵饷通塞之间也。”

崇祯皇帝觉得没毛病,这六部的给事中们终于开始干自己该干的事儿了,不再成天的想些别的事儿,这就是个进步。

毕竟你一个户部侍郎却总想着人家五军都督府的事儿也不太像话不是?

就像户部侍朗刘荣嗣说的那样儿:“今承宗督辽,复施其旧策,当派员督促,命其速速进兵以平奴。”

你他娘的是户部的,人家孙承宗怎么干那是五军都督府的事儿,关你屁事儿?

心中不爽的崇祯皇帝干脆就把刘荣嗣半年的俸禄给没收了,然后告诉刘荣嗣好好把自己那一摊子事儿搞明白,你户部是不是太闲了?

既然太闲了,就把田赋的事儿给朕研究一下,看看该怎么个收法,现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跟以前都不一样了,不能按以前的老套路来。

然后刘荣嗣振振有词的告诉崇祯皇帝:“「赋役全书」款目错杂,田亩、丁口又率不得原额;增减多少,何由稽考!莫若以「万历会计录」为据,合派辽饷,另立一门,庶攒造为易。”

然后崇祯皇帝的眼睛就眯了起来,盯着郭允厚道:“若年年如此,要户部核查天下田地民册还有何用?郭允厚见事不明,着罚俸三月。”

对于刘荣嗣,崇祯皇帝并没有说该怎么处理,是杀是砍?还是千刀万刮都没有说,但是在第二天,崇祯皇帝就收到了刘荣嗣要求告老还乡的奏书。

然后许显纯手下的狗腿子们就开始了疯狂的活动,可是发现这家伙确实算是比较干净的那个,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回报给许显纯。

既然查不出什么毛病来,那就荣归吧——挂了个户部左侍郎的衔,然后随便加了个根本就没有鸟用的太子少傅,刘荣嗣就回老家了。

由于崇祯皇帝早就看着户部除了郭允厚以外的其他人不顺眼,所以司礼监太监张彝宪也跳了出来,表示户部加上工部这两个部门到现在还欠着陛下的钱呢。

累计达到了一千七百万两,是赋,不是税。

正在心疼自己内帑的崇祯皇帝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儿,当即就乐了,然后告诉户部和工部要把这一千七百万两银子给朕交回来。

郭允厚和薛凤翔就恨上了刘荣嗣。

如果不是刘荣嗣,崇祯皇帝也不会看户部不顺眼,更不会有张彝宪这个死太监跳出来搞事情。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刘荣嗣干脆选择了去新明岛,离着大明远远的,省得哪一天就莫名其妙的消息了。

刘荣嗣一跑,跟着刘荣嗣混的一些官员们也选择了跑路——不辞官,请调新明岛。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尽数允了,然后就打算把崇祯六年的科举之事赶快搞定。

只是还没有等崇祯皇帝把科举的事儿想明白,辽东那边儿就来了消息——新鲜出炉的皇帝忠犬夏额哲,搞了个大新闻。

喜欢回到明朝当暴君请大家收藏:(www.211xs.org)回到明朝当暴君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11小说推荐阅读: 中世纪之维京海狼江湖迟暮北宋有个好弟子祸害大清明朝小侯爷三国之江东我做主晚清之乱臣贼子大明铁卫特种兵从亮剑开始隋末我为王正德五十年我在西周当国君重生三国卫仲道一戟平三国兴汉使命直播之极限荒野龙影战神中国远古帝王谱明国万历兵者为王大宋权相纳妾记大唐之最强熊孩子贞观悍婿大唐:贞观第一狂人大明第一太子大秦守陵人凌云志异大汉霸主庶子不才绍宋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大隋第三世寒门状元长安风流乱世,虎贲韩四当官大国重坦王牌兵王我的寨主夫人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浴血抗战开局成了二世祖抗战之超级兵锋大明1593权倾南北二货小王爷鹰卫大唐不良人盛唐风月
211小说搜藏榜: 抗战之我的团长李云龙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崇祯十五年南宋不咳嗽老子是最强皇帝抗日之铁血战将江湖迟暮1558年的天变日不落1620大唐第一城秘战无声混在隋末当王爷大明之崛起1646惊雷大明国贼大秦皇子:打造重铠军团回宫勤王1855美国大亨双鹰旗下抗战:从八佰开始水浒豪杰传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狱中点评天下众生,我竟成无上宗师红楼前传之农门科举江时禹重生之极品皇帝跟着课文学历史国之重器极限保卫抗日之浴血沙场又怼翻一个三国大唐狂士大学士初唐棋客明末之佣兵皇帝希腊的罗马之路马前卒烽·烟甲申国难叛徒必须死三国之大汉雄风川军威1881铁血中华三国之君临天下战国之东帝大明铁卫明末修真书生的悠闲生活燕唐演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三国之无限召唤镇守边关的皇子
211小说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铁血骠骑边戎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吕氏皇朝极品皇帝大宋极品国师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三国之天下霸业大周权相明末资本家大唐全才杀手特种兵江山如此多骄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盗宋抗日之横扫天下血帅伊拉克风云开国功贼宋起波斯湾猎日神刀奉天承运抗日之兵王纵横超级大独裁者1558年的天变战国之鹰大隋帝国风云大唐天下锦医卫穿越之纵横大唐我是秦二世明贼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乱世小民我的大唐生活不可能那么无聊权柄大明三国戮魔正德五十年百度宅男当崇祯抗日大汉奸强明宋世流芳明统天下